清代宫廷十大顶级画师,这才是体制内的高手!

2018-02-02


c0ffd7a852414103b5879e271ff56602_th

竹溪六逸图 镜心


中国清代绘画,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呈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卷轴画延续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法盛行。文人画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纷繁的风格和流派。尤其宫廷绘画在康熙、乾隆时期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呈现出迥异前代院体的新风貌。今天介绍清代宫廷十大顶级画师,个个都是绝世高手!


一、洋画师:郎世宁

a71ea8d3fd1f41345a46ec992e1f95cad0c85ee0

郎世宁(1688—1766)是意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生于米兰,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随即入宫进入如意馆,成为宫廷画家,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历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多年。


微信图片_20180201093241

郎世宁《嵩献英芝图》

由于郎世宁带来了西洋绘画技法,向皇帝和其他宫廷画家展示了欧洲明暗画法的魅力,故先后受到三朝皇帝的重用。


微信图片_20180201093311

郎世宁《弘历哨鹿图》

他是一位艺术上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兽、花鸟、山水无所不涉,无所不精,成为雍正、乾隆时宫廷绘画的代表人物。


微信图片_20180201093339

郎世宁《孔雀开屏图》


微信图片_20180201093355

郎世宁《聚瑞图》


微信图片_20180201093411

郎世宁《平安春信图》


微信图片_20180201093429

郎世宁《柳荫双骏图》


二、白描派:禹之鼎

微信图片_20180201093500

禹之鼎(1647-1716),康熙年间著名画家,擅山水、人物、花鸟、走兽,尤精肖像。幼师蓝瑛,出入宋、元诸家,转益各师,精于临摹,功底扎实。其写真多白描,秀媚古雅,为当代第一。


微信图片_20180201093534

禹之鼎《乔元之三好图》(局部)

入京供奉内廷后,誉满京师,“一时名人小像皆出其手”。禹之鼎的肖像画均刻画精细,形神毕肖。其创造数量亦甚多,且多为当代名人。


微信图片_20180201093603

禹之鼎《锄月种梅图》


微信图片_20180201093955

禹之鼎《朱竹垞先生遗像》


微信图片_20180201094119

禹之鼎《双英图》


微信图片_20180201094141

禹之鼎《明皇求教图》


微信图片_20180201094154

禹之鼎《面佛图》


三、西学派:焦秉贞

微信图片_20180201094358

焦秉贞,康熙年间任钦天监,是西洋天文学家、天主教士,汤若望的学生。善画人物、山水、花卉,参西洋画法,重明暗,楼台界画,刻划精工,别具面目。所画花卉精妙绝伦,其山水、人物、楼观之位置,自近而远,自大而小,不爽毫发,系采西洋画法 。


微信图片_20180201094416

焦秉贞《孔子圣迹图》

西洋油画“与生人不殊”,让中国画家“无由措手”。虽然当时的文人画家,对它不屑一顾,说它“笔法全无,虽工亦匠”。但终究给中国画坛引入了一丝新风,使得一些画家,开始探索中西画法相结合的道路。


微信图片_20180201094433

焦秉贞《百子团圆图》(部分)


微信图片_20180201094449

焦秉贞《历朝贤后故事图之葛覃亲采》


微信图片_20180201094506

焦秉贞《历朝贤后故事图之麟趾贻休》


四、三朝元老:冷枚

微信图片_20180201094644

冷枚,清代宫廷画家,大约生于1669年,卒于1742年。曾经跟随康熙时宫廷画家焦秉贞学画,约于康熙中期进入宫廷供职,直至乾隆七年(1472)尚在。


微信图片_20180201095055

冷枚《连生贵子图》

冷枚善画人物、界画,尤精仕女。所画人物工丽妍雅,笔墨洁净,色彩韶秀,其画法兼工带写,点缀屋宇器皿,笔极精细,亦生动有致。


微信图片_20180201095115

冷枚《献寿图》


微信图片_20180201095235

冷枚《梧桐双兔图》


微信图片_20180201095546

冷枚《避暑山庄图》


五、画状元:唐岱

微信图片_20180201095718

唐岱(1675-1752),满洲正白旗人。承祖爵,任骁骑参领,官内务府总管,以画祗候内廷。山水画初从焦秉贞学,后与王敬铭、张宗苍同为王原祁弟子,名动京师。康熙帝甚赏其画,常召作画,赐称“画状元”。


微信图片_20180201095731

唐岱《晴峦春霭图》

雍正中正式入宫至乾隆十一年左右出宫,在此期间“深荷两朝知遇”,乾隆帝“数有题咏,后益被宠遇”,其作品和理论在画院称誉于时。山水师法王原祁,远承董、巨、黄、王之遗脉,用笔沉厚,布局深稳,但为适应宫廷需要,其画风更趋纤秀细腻,琐碎繁狡,富于装饰性。


微信图片_20180201095748

唐岱《塔影钟声诗意图》


微信图片_20180201095802

唐岱《鱼藻图》


微信图片_20180201100251

唐岱《云溪飞瀑图》


微信图片_20180201100306

唐岱《万山堆秀图 》


六、佛画师:丁观鹏

丁观鹏(?-1771后),活动于康熙末期至乾隆中期,北京人。他擅长画人物、道释、山水,亦能作肖像,画风工整细致,受到欧洲绘画的影响,其弟丁观鹤同时供奉内廷。


微信图片_20180201100345

丁观鹏《无量寿佛图》

他以宋人为法,不尚奇诡,学明代的丁云鹏笔法,有出蓝之誉。雍正四年(1726)进入宫廷为画院处行走,是雍正、乾隆朝画院高手。在宫廷画院五十年左右,作品近二百件。其造诣深湛,得乾隆帝赏识。


微信图片_20180201100406

丁观鹏《法界源流图卷》(局部)


微信图片_20180201100421

丁观鹏《弘历洗象图》


微信图片_20180201100435

丁观鹏《乾隆帝是一是二图》


微信图片_20180201101017

丁观鹏《宫妃话宠图》


微信图片_20180201101036

丁观鹏《太族始和图》


七、盛世画师:徐扬

徐扬(生卒年不详),苏州人,家住阊门内专诸巷。工绘事,擅长人物、界画、花鸟草虫。乾隆十六年(1751)弘历南巡至苏州,进画,得以供奉内廷。受艾启蒙、贺清泰影响,写实功力益深。他于乾隆二十四年画出了《盛世滋生图》卷,是研究“乾隆盛世”形象资料,具有极大历史价值。后又画出了著名巨作《乾隆南巡图》(共十二卷)等历史画卷。


微信图片_20180201101105

徐扬《盛世滋生图》(局部) 

他的绘画继承了《清明上河图》等艺术形式,以散点透视法来描绘山水城池,把现实主义手法运用于绘画之中,其意义更大。


微信图片_20180201101249

徐扬《乾隆南巡图卷》(局部)


微信图片_20180201101306

徐扬《京师生春诗意图》


微信图片_20180201101319

徐扬《让梨图》


微信图片_20180201101334

徐扬《万事如意轴》


八、人物画师:姚文瀚

姚文瀚(生卒年不详)。北京人,乾隆时供奉内廷,工道释、人物、山水、界画。

微信图片_20180201101502

微信图片_20180201101516

微信图片_20180201101442

微信图片_20180201101531

姚文瀚《四序图》

传世作品有《四序图》卷,绢本,设色,描绘宫廷仕女春游、纳凉、游湖、赏雪四季不同之悠闲生活、构思巧妙,意境幽曲,刻画细腻,形象生动,笔墨工整,设色典雅。此作人物虽小,然曲尽姿态,形神兼备,现藏故宫博物院。


微信图片_20180201101545

姚文瀚《岁朝欢庆图》


微信图片_20180201101601

姚文瀚《庆功图》


微信图片_20180201101615

姚文瀚《伏虎罗汉》


九、白描画师:金廷标

微信图片_20180201101645

金廷标,乌程(今浙江湖州)人,画家金鸿之子。善人物,兼花卉、山水,白描尤工,亦能界画。清高宗乾隆二十五年(1760)第三次南巡时,进白描罗汉册,受到乾隆帝赏识,命入内廷供奉。所绘写意秋果及人物,皆得高宗题咏。入直数载,卒于京寓。


微信图片_20180201101711

金廷标《负担图》


微信图片_20180201101727

金廷标《罗汉图》


微信图片_20180201101744

金廷标《品泉图》


微信图片_20180201101800

金廷标《婕妤挡熊图》


微信图片_20180201101815

金廷标《莲塘纳凉图》


微信图片_20180201101831

金廷标《瞎子说唱图》


十、花鸟画师:余省

微信图片_20180201101855

余省(1692-1767),常熟人,余殉之子。擅画花鸟、虫、鱼,尤擅画蝴蝶。师从宫廷画家蒋廷锡,亦供奉内廷,故得院体情致,并参合西法,色彩及光暗关系,处理恰当。传世作品有《菊石图》、《花鸟图》等。


微信图片_20180201103149

余省《花鸟图》


微信图片_20180201103208

余省《花鸟图》


微信图片_20180201103226

余省《桂花鸳鸯图》


微信图片_20180201103239

余省《无射戒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