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视角看“大雪”,看中西方艺术家画作中的雪景 

2018-01-31


中方绘画

水彩,作为国画、油画以外的另一重要画种,源于16、17世纪的西方,兴盛于18、19世纪的英国,近百年前传入中国。在整整一个多世纪,经过众多中国艺术家的学习吸收、教育传承和提炼创新,中国水彩终于在20世纪后期取得重大的发展,形成了富有东方审美意识的中国水彩画体系,并出现了一批杰出的中国水彩画家。其中老一辈有古元、邵宇、吴冠中等一批为人们所熟悉的名家已为中国水彩的教育和振兴作出重要贡献,继而以关维兴、陈希旦、张英洪、黄铁山、江淳、柳毅、陶世虎、王绍波、黄有维等一批实力派高手则形成中国现代水彩画之雄厚阵容。


陶世虎

微信图片_20180130102520

陶世虎与绘画结缘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他在作画过程中爱上这门艺术,而其作品不断被肯定则印证了他在绘画方面的天赋与造诣。从国画入门到中期学习油画,再到不惑之年进行水彩画创作,陶世虎从未刻意转变自己迎合潮流,更没有任何急功近利的心态,一切发展如水流般静淌,水到渠成。

微信图片_20180130102541微信图片_20180130102607微信图片_20180130102544微信图片_20180130102549微信图片_20180130102552微信图片_20180130102559微信图片_20180130102557微信图片_20180130102609微信图片_20180130102547微信图片_20180130102554微信图片_20180130102602微信图片_20180130102604


黄有维

微信图片_20180130102749

1999年在北京创建个人水彩画工作室,研究和创作中国新派水彩画,其作品在表现北京胡同、山花野草、溪谷泉流等题材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被媒体评为中国新写实主义水彩画的代表画家。作品多次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全国美术作品展和中国美术作品世界巡展,在香港、马来西亚、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多次举办个人水彩画作品展。出版有《水彩画创作技法解析》、《黄有维水彩画作品集》、《黄有维水彩画精选集》、《黄有维人物画作品》等专集。

微信图片_20180130102802微信图片_20180130102814微信图片_20180130102817微信图片_20180130102819微信图片_20180130102821微信图片_20180130102824微信图片_20180130102827微信图片_20180130102809微信图片_20180130102836微信图片_20180130102839微信图片_20180130102843微信图片_20180130102846微信图片_20180130102848微信图片_20180130102831微信图片_20180130102810微信图片_20180130102834微信图片_20180130102804微信图片_20180130102807微信图片_20180130102812

思念的感觉心知道

变冷的温度冬知道

希望小墨的祝福

你也能知道

没有华丽的词语

没有煽情的言词

有的只是暖暖的问候

和美美的画

愿你在这极寒的天气里

冷了记得多穿点

潇潇洒洒度寒天~


西方绘画

粗略的说,西方绘画主要客观地再现眼前的现实世界,所以特别强调用色彩和光影明暗去塑造对象。以透视和明暗方法表现物象的体积、质感和空间感,对物体在一定光源照射下所呈现的色彩效果有所要求。它与中国传统的绘画体系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

微信图片_20180130103313

克劳德·莫奈《干草垛/冬季早晨时的干草堆》

《干草垛/冬季早晨时的干草堆》是莫奈《干草垛》系列组画中较为出色的一幅。在画中,光与影完美融合,冷暖色调互衬显得十分动人。天际,淡淡的鹅黄色映着轻盈的白色,连绵起伏的群山被涂上了紫色,还有星星点点的白色。山势的不平与凹凸,就在两种颜色的互衬中体现了出来。山的右边是稍浓些的紫色,左边则是浅一点的紫色,两种颜色的对比,表现了光芒照耀群峰的不同。

微信图片_20180130103329

克劳德·莫奈《冬天的维特尼》

微信图片_20180130103345

克劳德·莫奈《冬天通往维特尼的路》

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他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此外,莫奈对于色彩的运用相当细腻,他用许多相同主题的画作来实验色彩与光完美的表达。在《维特尼》系列画作中,莫奈使用颜料丰富的堆积叠加,体现出了冬日的清冷肃穆。而从近处观察莫奈的这幅作品时,能看到许多不同的色彩凌乱的点,而所有的点又在远处化为对光与影的表现。维特尼这一城市当时对莫奈的意义,似乎带着困扰和惆怅,当然也是他研究光线和环境效果的一个系列尝试。


微信图片_20180130103412

卡米耶.毕沙罗《蒙马特大街冬天的早晨》

《蒙马特大街冬天的早晨》,又名《蒙马特大街》,是法国印象派大师卡米耶.毕沙罗的晚年代表油画作品。这是一幅蒙马特大街的全景图,这幅画构图宏伟,街景庄严而有气派。色彩丰富柔和,在冷暖色对比中,充满中间调子的过渡,形成一种细致而变化丰富的灰调子,但却很明亮。它显示着光的饱满,其笔触均匀而不失活泼变化,粗犷与细致融为一体,表现出毕沙罗特有的艺术风格。它描绘了现代都市的繁忙热闹场面。它预示了20世纪未来派画家所热衷描绘的景象--现代都市快速运动节奏。

微信图片_20180130103446

彼得·勃鲁盖尔《有滑雪者和捕鸟器的风景》

微信图片_20180130103539

彼得·勃鲁盖尔《雪中猎人》

《雪中猎人》描绘了农民质朴的生活场景,画中体现的是纷繁复杂的冬日一瞥,冬日风景在作者精确严谨的秩序中成为完美的一体。恰当的远近透视处理,使布局和构图具有深远的空间感和流动的气氛。山坡和地平线的交叉组合,浓重的树木和白雪覆盖的大地,于林间奔跑的猎人和敏捷的猎狗,共同形成了十分巧妙的动静结合。而冰河上的身影和空中飞旋的小鸟,让人们在肃穆宁静感受到冬日里也有勃勃生机。

微信图片_20180130103556

彼得·勃鲁盖尔《雪中猎人》

这幅《雪中猎人》无论如何都会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在一片银装素裹的雪景中,画面左边顶立着深黑色的树木,它们与画幅边缘形成垂直线,一棵棵沿着猎人前进的方向,遵循透视的“短缩法”逐 渐推远。我们会在画面上找到不同的三角形和对角线。或许,仅用这两个词来概括还不是很合适。因为提到“线”或者“形”,它们只让人想到二维平面而忽略了三维空间。可是在实际面对画面的时候,我们却能感觉到明显的高低变换和距离上的深远。 两条对角线事实上位于高、低、前、后的不同空间,而两个三角形也分别伸向近景和远点。即使从正面看,一条条由白色小路构成的水平线也与形成透视关系的树木一样,将观者的思绪带向远方。